2025年,养老金正式完成并轨,这是我国养老体系改革的重要里程碑,标志着养老金计算方式实现统一网络配资开户入口,旨在促进社会公平。然而,在并轨后,养老金差距仍然存在,这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。
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
一、缴费基数与指数的差异
养老金遵循“多缴多得、长缴多得”原则,缴费基数和平均缴费指数是拉开养老金差距的重要因素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平均缴费基数通常为当地社平工资的112% ,企业职工仅为76%。这意味着,在相同缴费年限下,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个人账户积累更多。
以北京为例,机关单位人员月均缴费基数1.8万元,民营企业职工平均1.1万元。按照8%缴费比例计算,工作30年,机关人员个人账户比企业职工多积累25.2万元。退休时,机关人员个人账户养老金每月比企业职工多1814元(个人账户养老金=个人账户储存额÷计发月数,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) 。
企业中,尤其是中小企业,为降低成本,常按最低标准(60%社平工资)给员工缴纳社保。而机关事业单位严格按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,这种缴费基数上的“实”与“虚”,日积月累,在退休时便造成了养老金的显著差距。
二、补充养老金的覆盖鸿沟网络配资开户入口
2014年10月起,机关事业单位建立职业年金制度,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。但二者覆盖率天差地别,职业年金覆盖率达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98.7% ,企业年金覆盖率仅为8.3% 。
职业年金单位缴纳8%,个人缴纳4% ,30年累计可达43.2万元,退休后月领约3108元 。企业年金覆盖率低,多数企业职工退休后仅依靠基本养老金。以副高级职称退休人员为例,机关单位退休者月均总待遇可达8500元,企业同级别人员普遍在5500元左右,职业年金的有无是造成这3000元左右差距的关键。
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“标配”,企业年金却只是少数企业的“福利”,这种补充养老金的差异,极大地影响了退休后的收入水平。
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
三、就业稳定性与缴费年限不同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平均在职年限达32.5年 ,民营企业职工平均在职年限仅为9.8年 。反映在缴费年限上,机关退休人员平均缴费年限35.2年,企业退休人员平均缴费年限28.6年。
每少缴1年养老金,按现行计发办法,养老金替代率约减少1.8% ,仅此一项,就造成企业和机关退休人员约12%的待遇差距。企业职工跳槽、失业频繁,容易出现社保断缴;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稳定,社保能持续缴纳至退休,缴费年限的差距,也使得养老金待遇产生差异。
四、视同缴费年限的影响
2014年10月养老金并轨前,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作年限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,计算养老金时会有过渡性养老金。一位2025年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,2014年9月前有10年视同缴费年限,按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法,每月能额外获得过渡性养老金约1500元(假设养老金计发基数8000元,平均缴费指数1.2,过渡系数1.4% ) 。
多数企业职工没有视同缴费年限,或者视同缴费年限很短。企业职工养老金主要依赖实际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积累,没有过渡性养老金这部分待遇,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相比,养老金自然存在差距。
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
养老金并轨是公平养老的重要一步,但由于缴费基数、补充养老金、就业稳定性、视同缴费年限等因素影响网络配资开户入口,养老金差距仍将长期存在。不过,随着政策不断完善,如逐步提高企业年金税收优惠、加强社保缴费稽查等,未来企业职工养老金待遇有望提升,差距也将逐步缩小。
联丰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